避险场景
临终关怀:止痛+支持治疗=舒适走完人生
2021-05-11 危险商数网 阅读:2052 分享到:

  危险商数网讯:死神来敲门,你和家人会选择拼命抢救还是坦然离去?这是个沉重的话题,却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问题。中国生命关怀协会江苏临终关怀临床实践研讨会在解放军第四五四医院进行,该院的“临终关怀病房”受到了各界的高度赞誉。记者也走近了该病房掌门人周宁,这位整天与“即将死亡”的人打交道的人有着怎样强大而又复杂的内心?他和他的团队正在与死神“握手谈判”,探索“临终关怀”的江苏模式。

临终关怀.jpg

  一、为啥要与死神“说和”:患者“煎熬”的心在呼唤
  如果你的亲人患了一种可怕的病,没有办法治疗了,生命即将结束,你会怎样选择?想尽一切办法,花再多的钱,插管扎针再痛苦也要去试?还是带他回家,陪伴他,让他的痛苦在你面前展现,然后内心歉疚地让他离去?
  这道选择题,你的答案是什么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五四医院疼痛科周宁主任给了我们另一种答案--临终关怀,不千方百计地延长生命,更不是用“安乐死”加速死亡。临终关怀,这种方法其实更是和死神在“说和”。说起这种医疗服务,周宁有着自己的路程。
  “临床上会遇到肿瘤晚期病人,常常会交流,有一些病人的‘痛’让我心疼。”周宁说起刚开始的初衷,周宁觉得,这项工作应该早一些开启。周宁印象很深刻,一位50多岁的晚期癌症患者,有妻子,有女儿,作为顶梁柱突然患重病,心里本来就不是滋味,还没有办法医治,每天的疼痛折磨得他无法入睡,而自己的存在似乎又给妻女带来的是无穷无尽的负担。他想自杀,可是,一想到自己如果做出这样的选择,那么妻女会受到社会的谴责,会让妻女的余生在自责中度过,为了妻女,自己不得不受这种“疼痛煎熬”。

临终关怀1.jpg

  二、“临终关怀”做些什么:止痛+支持治疗,帮助其舒适走完人生
  临终关怀的治疗能做些什么?周宁说,临终关怀治疗就是止痛+一些支持治疗,帮助其舒适走完人生。帮助他克服一些不舒服的体感,不过分去干涉他正常状态,一步一步走完生命历程。
  那种“拼命抢救”,是在用各种方法延长生命,病人和家属都非常痛苦;那种“安乐死”,就是提前结束患者的生命。而临终关怀,就是尊重生命,知道死神来敲门了,我们和死神“谈和”,到了该走的时候,就交给死神。
  生命接近终点的时候,很多人最后都要经历这个疼痛的过程,尤其是癌症晚期患者。
  “癌症到了最后阶段,恐怕都是疼死的,因为疼痛的状态下,他整个精神状态度不好,抵抗力逐步下降,很痛苦很煎熬,在为病患解决了疼痛问题后,随着饮食、睡眠质量的提高,其实打断他原来的恶行循环,认为活得有希望,起码不那么难熬了。整个生存质量是明显提高的。”周宁说。
  三、会不会让医生很压抑:尊重了生命,内心更安详
  “每天接触即将临死的人,内心会不会特别的压抑?”对于记者的问题,周宁笑了,他告诉记者,做这份工作,必须要有爱心,无爱的人是做不好这个工作的。开设这个病房,并不能提升医院的经济效益,但是,这是一份让人内心安详的工作,因为尊重了生命,给生命最大的尊严。
  “我们病区现在有20张床位,我每天早晨都会去走一遍,和每一位患者交流,晚上走的时候,再去看一下他们,问问他们有什么不舒服。”周宁告诉记者,一年多来,病房收到了150多位需要临终关怀的病人,其中140多位是癌症晚期患者,亲手送走了很多人,而很多家属会永远记得这份“生命关怀”。有一位患者,在他们医院其实就呆了几天就过世了,没过几个月,他的家属就打电话过来,要送家乡特产给周宁主任,因为是周宁主任让他们的家人那么有尊严地离开。“虽然这些不值钱,可是那份感谢的心,让我们体会到了我们做这件事的价值。”
  四、有特殊的大爱故事吗:再续“父女情”,成全死者心愿
  病房里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前段时间,周宁接到一位50多岁的肠癌晚期患者,这位患者姓张,是被兄弟姐妹送来的。在接触的过程中,周宁了解到,这位患者其实是有一个女儿的,已经成家,患者与女儿无往来。
  在弥留之际,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女儿认他。
  这是一个漫长的故事,在女儿4岁的时候,老张和妻子离婚,女儿判给了妻子,由于种种原因,在女儿成长的路上,他几乎与女儿无接触。只有一次,女儿在上小学的时候,老张偷偷地去看过女儿,可是那时候的女儿以为,“这是个坏叔叔”。之后几乎就没有交集。老张在人生的最后阶段,特别思念女儿,有懊恼有后悔,更多的是想念。女儿在家人的要求下,也曾探望过一两次,仅此而已。于是,周宁就和这位女儿谈心:撇开前面的恩怨不说,一个父亲的弥留之际,更多的想赎罪,给父亲也给自己一个机会,别让今天的决定让明天的自己后悔。周宁和这位女儿成了朋友,也帮老张续上了这份“父女情”。
  “就这样,做着人间的美事,心里特别满足。”周宁说。
  五、“临终关怀”可推广吗:关键看观念的转变
  “生如夏花之灿烂,逝如秋叶之静美”。中国人自古就有这样的期盼,希望自己面对死亡的时候,能够平静安详。
  但是往往事与愿违,很多人实际上都摆脱不了那些临终阶段的痛苦。
  尤其是到了癌症的晚期,医学治疗的作用在这里显得苍白无力,除了徒添病人的痛苦之外,其实意义不大。
  目前临终关怀这类服务还没有普及,在全国有这项服务的医院屈指可数。而想要推广普及其实面临的问题是很多的。这么好的事情,为什么难推广?周宁说,这主要是中国人的观念。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家属会有一个顾虑,认为如果不给他治疗,就是不孝顺。会受到周围人的指责。而这时候再去给他治疗,其实是增加很多痛苦,用痛苦来换来一些低质量的生存时间。
  子女们花了钱、花了精力去给病患治疗,这真的对他来说是一件好事吗?子女们有的也是为了自己心理上有一种安慰,认为自己努力了,尽孝了就可以了。
  这是社会的普遍心态,如果这个观念改变了,那么,人生的最后一段路会走得更坦然一些。
  (来源:金陵晚报、中国生命关怀协会)
标识20-20.png

  [免责声明:本资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危商网只是展示方,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危商热榜
主妇网 第一文档网 佰佰安全网 风险管理世界 防范网 中国大学生网 心理学空间网 知网百科 关爱生命网 中国文明网 中国应急信息网 黄手环行动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中国心理网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安全管理网 家庭应急网 生命时报 安全健康网 中国长安网 健康中国行动 应安网 中国新闻网 光明网 央视网 人民网 新华网 危商科普中心 江西道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电话:18970990079

邮箱:china@jtyjw.cn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抚生路388号

邮政编码:330025

危险商数网官网

危险商数网微博

危商科普中心公众号

2021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危险商数网 备案号:赣ICP备14007432号-2 技术支持:危商科普中心 网站建设:道然科技